上市> 正文

电池“上链” 深圳破解回收“拆盲盒”难题

时间: 2023-08-16 11:57:47 来源: 深圳商报


(相关资料图)

随着“新国标”出台,对两轮电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车身重量、尺寸以及电压都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加之电池充电不进楼不入户等政策落地,“以换代充”的两轮电动车换电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各类智能换电柜、换电站已“进驻”深圳。8月14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前夕,记者走访深圳换电市场发现,相关企业已通过探索“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不仅解决了“充电难”问题,也在电池回收利用、融资租赁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位于深圳福永的嘟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嘟嘟物联”)电路板贴片工厂五楼,三条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作着。一颗颗长宽各3厘米的区块链通信模块,被贴片机以1.074秒/颗的速度安装在线路板上。就这样,一个具备“上链”功能的线路板诞生了,它记录着电池从生产到使用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并上传到区块链平台。像这样的线路板,每天最高产量超3万个。

据深圳交通部门此前发布的相关公告信息,深圳电动自行车数量早已突破400万辆。此外,深圳也已推出了“充电不入户”等强制性要求,“集中充电”“以换代充”的智能充换电柜市场迎来蓬勃发展。今年6月25日,深圳市发布《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在消防安全、巡检次数及频次、监控内容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在宝安区西乡街道一个换电站记者看到,一台换电柜的占地面积在1平方米左右,充电柜的每个格子存储一个“大号充电宝”——电动自行车电池,用户可现场扫码取出电池,并进行替换。换下来的电池,则放回到柜子充电,进入下一次循环使用。换电柜运营方如何确保所提供的电池安全可靠,且能正常使用呢?嘟嘟物联总经理廖志成说,每个电动车电池里都有一片物联网模组,每台电池的温度、电流、电压等全生命周期数据都会通过这块模组上传到公司后台,以及蚂蚁集团区块链平台“蚂蚁链”上。“没有引入区块链技术前,电池就好像一个‘盲盒’,根本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有了这个模组,可以实时给电池做‘CT扫描’,有什么问题能够及时了解,而这些情况都记录在区块链上”。

这几年,新能源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按照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动力电池剩余80%容量即可“退役”。据统计,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可达59万吨,自2028年起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超过每年260万吨。但“退役”的电池依旧可以用在其他电池性能要求低的场景,实现“梯次利用”。

廖志成说,不同电池损耗程度不一,传统的做法是将电池包拆解,检测每一个电芯的健康程度,挑出合适的再组装成新的电池包。而更多缺乏相应技术和人力的回收企业,只能将退役电池当废品一样拆解粉碎,直接出售电池中的重金属,这样做既不经济也不高效。电池“上链”,回收方不必逐个拆解,后端的新能源电池回收企业就可以通过上链电池数据的分析预测,提前给到电池持有方最佳的运营、回收策略。据测算,同一块电池的使用效能可以因此增加20%-30%。

在蚂蚁链可信产业产品部副总经理赵良良看来,新能源电池“上链”,解决了电池使用企业、回收企业等产业内部的数据协同和信任问题,提升了新能源电池的循环利用率。“通过一个小小的通讯模组,将电池的信息赋能给电池资产上,用区块链加物联网手段,就给了电池一个‘物’的身份,或者说是一个电子护照”。据了解,蚂蚁链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设备区块链平台,上链的新能源设备数量超过800万台。

另据了解,电池“上链”后,也解决了嘟嘟物联的资金问题。该公司已成功拿到一笔经营性租赁贷款融资,相当于金融机构持有资产、嘟嘟物联运营、蚂蚁链提供底层可信数据支持,融资授信2000万元,综合融资利率从以往10%降至6%,融资成本大大降低。廖志成表示,“通过‘轻资产’的方式,未来我们自持的比例将会从100%降到60%。”

关键词: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