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 正文

二季度净亏 28 亿,小鹏汽车发力降本以期四季度毛利率转正

时间: 2023-08-20 20:23:51 来源: 蓝鲸财经
封面图片来源:小鹏汽车官网

架构调整、技术革新、押宝 G6,7 月交付量重回万辆水平线的小鹏汽车,通过财报向外界展示了其上半年变革的成果。

8 月 18 日,小鹏汽车公布 2023 年二季度业绩,期内其实现营收 50.63 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下降 31.9%,环比增长 25.5%;毛利率环比减少 5.6 个百分点至 -3.9%,由正转负;净亏 28.05 亿元。

2023 年上半年,小鹏汽车总营收约为 90.96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148.91 亿元减少 38.9%;毛利率约为 -1.4%,上半年累计净亏约 51.42 亿元。截至上半年末,小鹏现金储备规模(涵盖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约为 337.4 亿元。


【资料图】

对于三季度业绩,小鹏汽车预期交付 3.9 万 -4.1 万辆,营收达到约 85 亿 -90 亿元,环比增长 67.9%-77.8%。

" 经过过去个季度的我变,鹏汽车从今年三季度开始,进了销量、品牌、、现流初步的正循环。" 在 2023 年二季度业绩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自信表示,在明年、后年小鹏汽车将进更、更全的正循环。不过当下,降本增效仍是小鹏汽车发展过程中的破局点。

" 价格战 " 之下,毛利率进一步下跌

" 我们当前的焦点工作非常明确,即追求增长和规模。在毛利率和增效成本方面我们都有相应的跟踪和举措 ...... 我们认为今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会达到正值。" 业绩会上,小鹏汽车财务副总裁吴佳铭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给出了这样的预期。

2023 年二季度小鹏汽车主要财务数据(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2023 年二季度,小鹏汽车的整体毛利率降至 -3.9%,汽车业务毛利率为 -8.6%,相较 2022 年同期的 9.1% 及 2023 年一季度的 -2.5% 均有所下降。财报透露,紧凑型 SUV 车型 G3i 的存货减值及存货采购承诺损失(对毛利率产生了 4.5 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期内促销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届满是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目前的行业竞争格局中,头部新势力品牌渐失定价权,行业内卷、产品降价、竞争加剧、企业启动新一轮降价已形成循环。抢占市场份额与提升盈利能力被置于企业发展的天平两端,越来越难以得到平衡。

8 月以来,汽车行业降价潮再起,上汽大众、零跑、奇瑞、长城欧拉、极氪等品牌针对部分车型进行降价,以进一步提振销量。

针对本轮降价,小鹏汽车并没有像年初一样匆忙跟进。二季度业绩会上,小鹏汽车副董事长、联席总裁顾宏地透露,友商对价格的调整并没有影响小鹏汽车的销量,特别是在公司推出 G6 后," 我们在确定 G6 定价时,就已经预料到竞争压力,总体而言我们在这样竞争的态势中并没有面临不利因素。"

6 月 29 日,小鹏汽车旗下全新轿跑 SUV 小鹏 G6 正式上市,新车推出 Pro 到 Max 共计 5 个版本,售价区间为 20.99 万 -27.69 万元,相较于此前 22.5 万元的预售价进一步下探。

从定位上看,小鹏 G6 自诞生以来就与特斯拉 Model Y 直接对标。既然已无定价权,将规模作为首要发力目标的小鹏汽车选择让新车在价格端更具吸引力,G6 售价比彼时的 Model Y 售价低了 5.4 万元。即使在 Model Y 长续航版及高性能版于 8 月 14 日进一步降价 1.4 万元后,G6 的价格仍然更具竞争力。

生产端降本,销售端提效

然而,若想在维持价格优势的同时提升盈利能力,小鹏汽车势必要进一步降本增效。

此前于一季度业绩发布时,小鹏汽车方面曾向蓝鲸财经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在今年 4 月新发布的扶摇架构的赋能之下,小鹏汽车整车硬件(含动力系统)成本下降约 25%,整车 PACK 成本降低 40%-50%;未来新车型研发周期将缩短 20%,基于架构部分的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可达 80%,整体可保持 3 年的技术领先。与此同时,扶摇架构也可赋能小鹏汽车新一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XNGP,智驾综合研发效率提升 30%,智驾适配成本降低 70%。

今年二季度,小鹏汽车交付新车 23205 辆,同比减少 32.6%,环比增长 27.3%;汽车业务收入 44.2 亿元,成本 48.0 亿元。以小鹏汽车平均单车销售收入(汽车业务收入 / 当季交付量)19.1 万元计算,其单车亏损约为 1.6 万元。

作为扶摇架构下首款车型,7 月 21 日才开启交付的小鹏 G6 相关数据并不能对二季度业绩产生影响。扶摇架构对成本端的赋能效果如何,还需在三季度见分晓。

不过从长期来看,何小鹏介绍称,小鹏汽车在动系统、整车硬件、供应链等多个领域的降本项正在效地执推进," 我很有信实现到 2024 年底成本降低 25% 的标。"

在销售端,年初,车圈 " 铁娘子 " 王凤英加入小鹏汽车,出任公司总裁。随后于 3 月中旬,小鹏汽车内部传出营销体系调整的消息,将全国两大渠道的销售大区撤除,调整为小区制,以便为一线员工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尽管二季度交付量较一季度有大幅回升,但在发力下沉市场的过程中,小鹏汽车仍希望 " 能够进一步优化销售方面的表现 "。顾宏地直言,在降低营销成本方面,当前小鹏汽车还未达到效率最高的模式。

采取更低的定价也就意味着向更为下沉的市场进攻。何小鹏在二季度业绩会上透露," 下半年,小鹏汽车已经开始加速渠道商业模式变,加速销售络的优胜劣汰,并更快的速度引进优秀的经销商伙伴,加速在线和低线城市的市场份额扩张。"

基于研发、经营层面的效率提升,顾宏地表示,管理层非常有信心,到 2025 年小鹏汽车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产能受限,G6 仍待冲击万辆月交付量

上半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 4.14 万辆,尽管连续 4 个月实现交付量增长,但仍与理想、蔚来存在一定差距。按此前公布的 20 万辆年度交付目标计算,上半年,小鹏汽车的交付量目标完成率刚刚超过 20%。

三季度,小鹏汽车方面公布的交付指引为 3.9 万 -4.1 万辆,月均交付量在 1.3 万 -1.37 万辆。若要完成 20 万辆的年度交付目标,小鹏汽车四季度交付量需冲击 11.76 万 -11.96 万辆,单月需交付 3.92 万 -3.99 万辆,这对于当下的小鹏汽车来说,仍有一定难度。

目前,小鹏汽车的主力车型为 7 月刚开始交付的 G6 和 3 月开始交付的 P7 改款车型 P7i。6 月及 7 月,P7i 连续 2 个交付量超过 3000 辆;而交付不到一个月的小鹏 G6 在 7 月累计交付超 3900 辆,占当月小鹏汽车总交付量超三成。Max 版本订单量占 G6 订单总量的 70%,因搭载 XNGP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成为最受欢迎的版本。

业绩会上,小鹏汽车管理层坦言,产能是 G6 交付量大幅提升的主要阻碍。

" 我们正在和供应商起全提升 G6 特别是 Max 版本的产能,预计 9 G6 车型的交付量将会显著提升,带动公司交付突破 1.5 万台。" 何小鹏对 G6 产能不足的现状进行了进一步说明," 四季度,我们将继续提升 G6 的产能并且放第批交付用户的碑效应,冲击 G6 单交付过万台的标。随着 G6 的爬坡,以及现有型更丰富的配置推出,我们将在四季度冲击公司交付 2 万台的标。"

而针对下半年即将发布的 MPV 车型,小鹏汽车方面并未透露太多信息。

何小鹏仅表示,当前小鹏汽车第一款七座汽车进展顺利,保持原计划在今年四季度会发布,在明年开始规模交付,因此今年真正的交付量支持不大。同时,针对该车型,小鹏汽车会提前将整个供应链的准备工作做好,要求 " 交付即开始爬坡 "。

关键词:

责任编辑:QL000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